2021福布斯(Forbes)全球富豪榜,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(Jeff Bezos) 连续4年荣登榜首,排名第2的是特斯拉CEO、SpaceX创始人马斯克(Elon Musk)。贝佐斯早在其1997年致股东信中,便详细描述未来20年战略思想与执行框架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亚马逊在那之后从未偏离初心,一直沿着最初的目标一路前行不断壮大。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贝佐斯所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「长期主义」。在凡事都要短平快的当下,长期主义显得格格不入,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,长期专注特别难能可贵。
亚马逊坚持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利益;毫无保留以用户价值为核心,哪怕牺牲暂时利润…贝佐斯的 “长期主义” 还体现在对现金流的看法、企业创新、技术开发、竞争策略、员工薪酬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。
从企业战略角度观察,亚马逊的商业服务,包含尊荣会员制, 不恼人包装, 登入付款服务等等, 出发点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思想 : 如何带给客户更好地消费体验,以增长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,而非回应对手的竞争。
多数企业都会遇到许多可能带来短期财务回报的机会,但仅有极少数优秀的创业者能够不被眼前的花花草草所困惑,一如贝佐斯,他关注的是核心业务未来10年、20年,甚至更长的发展;每一项决策都紧紧围绕着核心业务而开展,而非朝多角化层面出发。
股神巴菲特的「好球带理论」,指的是投资很像打棒球,要等待属于你的全垒打!因此巴菲特只投资自己最擅长,专精,看得懂的项目,以求报酬率极大化。一般人所谓的风口并不一定是属于自己的,“机会随处都有,但不是每一个都属于你”。
企业发展过程中,会伴随着许多业外的新机会,投入不熟悉的领域,乍看似乎可带来其他收益,但处理不好反而对长期发展有所损害。许多老板在企业稳定成熟后依托稳定的现金流,看到机会就投资,运气好的顶多没有获利,严重的则是因投资失利影响本业,全盘皆输。
巴菲特另一个著名理论是「企业护城河」。「护城河」不一定能杀死恶龙, 但却可以将其隔离在城堡外, 避开威胁。护城河宽的企业都是经过长期积累,可能是品牌,市场规模,科技力,价格,或是生态圈体系等。而「长期主义」就是替核心业务打造出难以模仿的护城河。比如可口可乐、吉列、亚马逊等公司, 竞争者将难以复制其产品。
以亚马逊集团为例, 它的物流系统,亚马逊市集,电子钱包,尊荣会员制度,电子书阅读器Kindle,电子书简易出版系统以及AWS等方方面面的积累,形成了对核心业务 ”电商交易” 护城河。所有商品/服务的发展,都围绕在增进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消费。
注 : AWS原是属于亚马逊内部为了增进平台交易的后台系统服务安信9,并非一开始就商业化。
目标客群不同企业价值定位自然不同, 以卖服饰来举例,必须思考主要客群,产品特性,客群需求。高级服饰的客群需求跟平价或快时尚完全不同。前者在意的可能是质料,设计感及品牌知名度;后者可能更在意价格、流行性、多样性以及新品推出的频率。
亚马逊将客户消费路径做了很细部的拆解,从登入网页开始,到网站排版,产品呈列方式,产品的种类,下单,购物车,结账,金流,后续的物流,物流包装等等全部做了细部的拆解。
接下来就是在每一个细分路径中找出自身短板,并尽其所能的针对每个步骤想方设法优化,务必让消费者拥有最佳的用户体验, 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金额。
全球最大成衣制造商Li & Fung,因应快时尚兴起,传统制版流程跟不上客户快速转变的口味,所以大幅投资中后台系统,串连设计跟供应链提升交货时间。企业也会利用并购快速补足内部难以孵化的能力,弥补短板。
完成步骤(1)~(3),如效果仍不如预期,有可能赋能方式不对,需持续检视,也要有耐心等待其发酵(效果的产生)。改善短板的目的是提升客户的黏性以及消费力,善用长期主义将发挥效益。
多角化战略时代,像亚马逊20年始终聚焦于提升核心业务价值的公司相当少。许多企业在原有业务发展到一定瓶颈,就开始把关注转移至新兴事业;然而多数新事业起步的护城河相当脆弱,须投入大量资源,资源一旦分散,自然无法面面俱到。
长期主义其实不难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仍能保持初心坚持核心价值,与正确的心态,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, 也终将造就企业长期胜出的关键。